返回到博客
总会有人对你质疑与赞同
坐在山边看花海的自我审查。
山的那边开了花,我闻到了芳香。
愕然#
晚饭时的闲聊,我第一次听到他人对我的评价是“思维偏激”。
一直以来,我从未对自己综合素养上有所满意过,唯独在对一些专业领域上理解上,自认为还算比较合理和进取。 以至于从未见有前辈或是新人对我所提出的方向所有质疑和批判。
这突如其来的思维偏激的评价,让我愕然失语。
思考#
不可否认,对方的论据,在我看来也足够充分:毕竟相比较来讲,还是太年轻,不谙世事。
我开始不得不思考,我是否真的在我自认为的专业领域上的认知存在着错误和无知? 以至于,之前所遇到的人是早已心知肚明,不想与我多做解释; 又或是被我的夸夸其谈引入歧途?
我心底很慌张,倒不是为我的“偏激”熟悉而慌张, 而是如果我的确“偏激”,那长期以来,竟然无一人告知, 甚至是有人在尽情地配合着我的表演。
分析#
前不久,我曾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,在诸多的事情上, 我把最终落得虎头蛇尾或是夭折的最重要因素归咎于: 主次不分,委婉地说就是“病态完满主义”。 有时在设计上,有时在实现上,很容易地走进尽善尽美的死胡同,即便最终结果仍是不达期许。
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, 我把自己的这一表现归因于“讨好型人格”:企图一把讨好自己、周围的人,企图得到别人的称赞。
或许,在一些人看来,上面的说辞看上去像是我给自己在开脱, 给自己决定错误和毫无毅力找来的接口。 他们甚至认为,我的失败是必然的,是在我“偏激思维”下所定的方向下的必然失败。
你所做的,于己于社会无益!
不可否认呢,我被这一句评价,彻底击溃了心理防线,我陷入深深的沉思:
- 我思维偏激,甚至幼稚
- 我的那一丝的所谓的对产品的理解也是错误思维下的谬论
- 所谓的前卫、抽象、借鉴的想法也是毫无用处
- 在这之前,从未有人如此提醒我
寻解#
我找来了好友,诉说着疑虑。 此时,我并非需要一个人来教我如何改正, 而是需一个声音来打消我的念头,重振我的思想和方向, 让我重拾对那支离破碎的美好,让我知道还是有那么一群人和我保持着同样的信念、热忱和期许, 这就足够。
Facebook文化里的“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.”,提醒着我需要放弃完美; 师兄在良渚茶楼里跟我提起的“你在十年后感谢自己在今天种下了一棵树。”,让我时刻都需着手践行于当下; 故友一直告诉的“做自己,做最好的自己。”,时刻保持一颗对自己和美好的敬畏心。
难得内心还留存一片净土,装下这世上的美好。
是啊,我所认为的美就是美,即便周围无一人认同,也不能改变我内心的评判和期许。
在这肮脏的猪圈里,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不就是透过石块堆砌成的围墙的缝隙,看到的墙外那朵闪烁着阳光的白兰花吗?